邯郸今年改造532个老旧小区
安居才能乐业。小区是社区居民共同的家园,但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不完善、环境脏乱差、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,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安居幸福指数,也成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大顽疾。
邯郸市连续两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十大民生实事,完善基础设施,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提升小区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。2018年投资4.9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13个,今年计划投资8.9亿元改造的532个老旧小区全部开工建设,目前已有318个小区竣工。
完善基础设施,旧貌换新颜
“年纪大了,上下楼越来越吃力,这电梯装得太好了。”10月9日,说起楼栋加装的新电梯,邯郸市复兴区五一八社区居民王阿姨竖起了大拇指。
五一八社区是有30年历史的老旧小区,各项基础设施严重老化,特别是小区老年居民多,上下楼不便成了大家的烦心事。按照邯郸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,今年9月,五一八社区启动改造提升,经过居民代表会议、专题协商等程序,居民渴盼已久的电梯加装工程顺利启动。
不仅是加装电梯,借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,五一八社区多年的私搭乱建全部拆除,楼里楼外粉刷一新,闲置空间改造成小花园或停车位……舒适宜居的环境让曾经搬离的老住户又搬回来了。
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彩棉介绍,小区改造党员干部带头,发动群众参与,拆除私搭乱建、乱堆乱放50余处,清运建筑垃圾35吨。针对老年人生活习惯,在征求群众意见后,社区还在楼前空地打造了长约百米的花草“自养区”,居民把自家养的花卉集中起来统一管理,既美化小区环境又给居民打造出一个休闲新去处。
“老旧小区改造点多、线长、面广,群众关注度高,改什么、怎么改、改到什么程度,必须充分征求居民意见。”邯郸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物业管理处处长李雪介绍,该市坚持以群众满意为落脚点,尊重民情民意,发挥群众主体作用,最终实现共建共治共享。
针对老旧小区年代久、私搭乱建多、环境脏乱差等特点,邯郸市把拆违作为改造的基础,把拆违与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相结合,目前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16万平方米,消除房屋安全隐患2800多处。拆违腾出的空间,坚持宜硬则硬、宜补则补、宜绿则绿、宜美则美的原则,截至目前,该市累计修补道路39万平方米,新增停车位8000余个,增绿补绿13万余平方米,打造精品小游园等173个,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。
改造过程中,邯郸市坚持分类施策,结合社区基础条件和区域环境,围绕党建、历史、工业等挖掘文化内涵,打造了凸显党建文化的酒务楼小区、充满铁路工业记忆的铁路大院小区等特色社区。同时把社区医疗、养老、家政等生活设施及快递站、邻里中心、配送站、早餐亭等便民设施纳入改造范围,完善小区服务功能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
完善物业管理,巩固改造成果
10月9日下午,循着优美的音乐,记者走进邯郸市邯山区邯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二楼文化活动室内,社区舞蹈队正认真排练。“小区环境越来越好,咱是越跳越起劲。”舞蹈队队长牛尚荣高兴地说。
“物业懒得管、社区不好管,这是多年来老旧小区管理面临的老大难。”邯峰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红娟说,今年初,小区推行“红色物业”新模式,通过物业企业管理层和社区“两委”班子成员“双向进入、交叉任职”,推动服务功能与党建功能融合,以党建引领物业企业提升服务水平,及时回应居民诉求,为居民排忧解难。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,社区今年还建立了党群书吧、四点钟课堂等,组建了舞蹈、书画、乒乓球等文体活动组织,提升居民幸福感。
“没有完善的物业管理作为支撑和保障,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很难避免反弹。”李雪介绍,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奖补资金,调动物业企业进驻老旧小区的积极性,解决老旧小区无人管理问题。市住房保障和房管部门制定了《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实施方案》,按照“因地制宜、方便管理、以大带小”原则,对规模大、有物业的小区,完善设施,提高服务水平;对规模一般的小区,以街、路为框架,划分成270个物业管理网格,实行网格化管理;把规模小、不成型或独栋的小区与规模较大的小区搭配;对确实引进物业有困难的个别小区由社区代管,保证日常的事情有人管、工作不停滞。
同时完善物业企业监督管理机制。市住房保障部门定期核实老旧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入驻情况,每月对各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情况通报排名,促进各区加大力度推进老旧小区物业管理;出台《物业服务企业信用评价综合管理办法》,建立物业行业信用监管平台,实施红黑名单制度,守信奖励、失信惩戒,倒逼物业企业不断提升服务水平。(记者刘剑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