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政部陈越良: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 提升社区服务能力
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的基层治理取得积极进展,形成了富有活力和效率的基层治理体系。
我国的基层政权建设和城乡社区治理发生了哪些变化?基层治理如何迈出坚实的步伐?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,基层服务能力如何进一步提升?就相关问题,记者专访了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陈越良。
#01
记者:今年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举措,补齐社区治理和服务短板、推动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创业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。为推进工作目标,如何发力?
陈越良: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到社区就业创业,引导高素质人才投入社区工作,为社区治理服务提供人才支撑;推动阶段性建设社区防控专岗队伍,在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同时,增强社区防控工作力量;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,建立社区“两委”领导下多方协作的工作格局,健全平急转换工作机制,积极动员社区防控志愿力量参与,构筑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,为做好社区治理服务各项工作创造健康安全的良好环境,也为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和专业人才成长打造实践舞台。
#02
记者:近年来,民政部门是如何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的?
陈越良: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治理的实践者,也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者。民政部一直致力于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。
党中央、国务院2017年印发了《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》,2021年印发了《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》,要求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、落实社区工作者待遇、强化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,为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。
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,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政策体系,保障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,全国城市社区工作者普遍实现了专职化,目前已有10个省份出台了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或专项政策文件,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。
近年来持续加大表彰激励力度,广大城乡社区工作者有的被授予“七一勋章”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、抗击疫情先进个人等重大荣誉,在各类表彰中,社区工作者都是重要的表彰对象,还设立了城乡社区治理专项表彰,开展“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”宣传推选活动,增进了广大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的理解和认同,社区工作者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不断提升。
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,加快推进建立政策制度体系和长效工作机制,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管理规范、素质优良的专业化、职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,更好地为广大社区居民服务,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工作力量保障。
#03
记者:当前,我国基层治理还存在哪些短板?还有哪些因素制约我国基层治理效能提升?
陈越良:基层治理始终在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,永远在路上,需要不断完善。
基层治理的统筹协调有待加强。基层治理涉及领域广、参与部门多,不仅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、村(社区)组织共同发挥作用,还需要从上到下建立能够统筹各部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。
基层治理法治保障尚不健全。有的部门随意向基层摊派任务,管理权下沉异化为转嫁责任。
基层治理支撑不足。受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,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较低,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、城镇老旧小区的社区服务设施还存在短板。
信息化技术应用滞后。基层信息系统建设多层多样,但统合规划尚有不足,功能交叉、重复建设、标准不一问题突出,“数据烟囱”“信息孤岛”导致数据不共享、难交换、不归集。有些智慧社区应用场景脱离基层和群众实际需要,基层不想用、群众不愿用。
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仍有短板。基层工作压力大、任务繁重,待遇低、晋升空间窄,难以留住优秀人才。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、职业发展不明确等问题束缚着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的步伐。
#04
记者: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能力,更好地满足城乡社区居民的需求?
陈越良: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,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,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,对社区服务的供给侧改革、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。下一步,我们将根据“十四五”规划描绘的蓝图,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:
一是指导各地抓紧编制本地区《“十四五”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》,推动形成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有机衔接的规划政策体系。
二是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入组织开展“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”服务质量提升行动,扎实实施固本强基、养老服务、未成年人关爱服务、助残服务等行动计划。
三是开展试点示范建设,通过示范引领推动社区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升。
四是矢志不移地以人民为中心,组织开展城乡社区服务群众满意度调查,了解群众对社区服务的需求、满意度等,强化问题导向。
五是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,为社区减负增效,让基层组织有更多精力服务群众。
六是发挥各级城乡社区治理议事协调机构(机制)作用,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机制,定期组织开展评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