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我们 | 加入收藏

用户名 密码 | 注册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新闻 > 行业观察 > 行业观察

哀鸿遍野的社区O2O:线上与线下脱节

时间:2015-12-26 10:20  来源:商界评论  作者:王利阳  点击:

  乱象关键词
 
  社区O2O、物业、互联网思维、叮咚小区
 
  乱象白描
 
  上门美甲、上门美发、上门推拿……当上门服务变成潮流,传统的产品消费也逐渐变成了服务性消费。但在这看似红火的产业背后,并没有多少是真正的刚需产品。
 
  乱象机会
 
  在目前社区O2O行业中,并没有多少企业掌握了物业这一关键性资源。通过物业这个入口,无限接近最终服务的对象——住户,这是社区O2O未来发展的目标所在。
 
  现如今,“互联网+”正像一阵飓风一样席卷全国。在传统经济引擎不力之时,互联网被人们寄予厚望,希冀对万马齐喑的传统产业进行一次升级改造。但总理的经国战略却被滥用于草莽之间,一时间言必称“互联网+”,过犹不及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当互联网泡沫碰到房地产泡沫时,一种新的泡沫随之产生了:社区O2O.
 
  呛水的“叮咚”们
 
  社区O2O这行水深着呢,叮咚小区激动太早,被呛水了。去年5月,叮咚小区在这个行业冒泡并高调宣称获得了1亿元天使融资,在公关宣传和广告攻势之下,一时间成为该领域的明星企业。作为一个初创企业,不仅用户基础基本为零,甚至连市场都没搞清楚,如此背景就能拿到1亿元天使投资,着实令人吃惊。
 
  但好景不长,明星的光环只戴了半年,10月就传出资金链断裂问题。虽然叮咚小区极力否认,但却承认关闭北京公司的事实。
 
  叮咚小区的失败,在于其根本没了解清楚社区问题,在没找准切入点时就贸然以互联网的方式强行切入,失败是必然的。互联网那套策略在社区市场上行不通,把网络规则套用到实体市场,这是张冠李戴的做法。
 
  曾经,正是依靠社区001、叮咚小区、顺丰嘿客等这些高调的明星企业,让舆论意识到社区O2O市场的存在及其潜藏价值。而如今,叮咚小区虽然仍在坚持,但早已无力回天;部分顺丰嘿客已向“顺丰家”转型,若不是家底雄厚,估计早已大范围关店了。最受舆论追捧的几家社区O2O公司接连折戟,可它们的教训却并没有给市场以警醒,抱着与“叮咚”们同样心态的创业者,依然挤破头也要进入这个行业。
 
  脱节的线上与线下
 
  目前,社区O2O最大的问题在于,线上线下严重脱节。以互联网模式做社区O2O,无法掌握物业这一关键的线下资源。一方面,物业公司分布零散,每个楼盘的情况也不一样,行业资源难以整合;另一方面,很多楼盘与物业并不是“终身制”,业委会有权要求更换物业。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,物业没有闲功夫为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。
 
  再看看许多想做社区O2O的房产和物业公司。被业内津津乐道的万科,只做自己的楼盘,摊子太小,不具备互联网的规模化优势。而且万科不同城市、不同地段的楼盘,住户需求也有非常大的差别,难以提供标准化的互联网服务。线上部分是万科这类具备物业资源的大型房产公司难愈的痛。
 
  而物业公司们,将自身包装成社区O2O概念,可其主要营收来源仍是物业管理服务、工程服务、小区租赁等。以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为例,2014年公司营收3.89亿元,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2.36亿元,小区租赁、销售及其他服务收入约6530万元,工程服务收入约8770万元。社区O2O根本没给该公司带来实质性的营收,仅仅是用来支持公司关注度的概念而已。
 
  互联网思维的溃败
 
  如今,太多人迷恋互联网思维了,但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仅仅是一种思考方式,并不是百试百灵的市场定理。每个市场都有自己的规矩,把互联网争夺市场的那一套完全照搬到社区O2O行业,并不适用。
 
  以互联网的方式做项目,基本都遵循“快、狠、准”的组合拳法:扩张速度要快,烧钱补贴要狠,服务需求要准。互联网的能力是把标准化的需求快速规模化,但这种能力必须有资本的驱动,而资本需要有市场回馈才乐于继续投钱,可社区O2O的市场回馈要比其他O2O项目迟钝很多,甚至可能没有回馈。
 
  首先,互联网的“快”,难以全部实现。除去一部分垂直的O2O项目(例如洗衣O2O等),只需提供标准化服务,然后去吸引用户使用就可以了。大部分社区O2O产品所服务的,其实是复杂的长尾市场,每一个社区周边的商业环境都不同,每一个用户的需求侧重点也不同。所以,单纯去推一个综合性质的社区O2O产品很难提升扩张速度。
 
  再说互联网的“狠”。有些公司尝试通过补贴奖励的方式吸引用户,根本不思考服务的社区用户有什么特征。滴滴快的通过补贴养成了用户出行的习惯,解决了出行困难的问题,但社区O2O产品能养成什么用户习惯?用户有什么离不开的理由?目前,多数的社区O2O产品都是“鸡肋”,靠补贴没有用,根本无法沉淀用户。
 
  最后再看互联网的“准”。社区O2O是一个复杂的长尾市场,如果产品服务不够精准,服务质量自然无法保证。没有服务质量就没有口碑,而口碑对于社区O2O产品至关重要。在线下的社区环境当中,负面评价很容易被传播开,一旦失去了社区居民的信任,要发展其他服务也就没机会了。
 
  事实证明,互联网那一套“快、狠、准”的市场策略在社区O2O市场不奏效,“慢、稳、细”才是这个市场的生存法则。
 
  解决物业才是关键
 
  现在,有一些互联网公司主导的社区App一直试图绕开物业谈发展,常用覆盖了多少小区、服务了多少平方等指标来宣传。但这些数据除了用于公关宣传目的之外,别无他用。因为,如果按照这些指标来算的话,如今美团、百度糯米、58赶集等都接入了上门业务,它们的用户量可以直接秒杀任何一款社区App.
 
  事实上,想在社区O2O创业,最好不要把它当成是偏向线上“O”的互联网项目,更应该视为侧重线下“O”的实体服务生意。把社区O2O当成是生意来做,以利为先,这样才能获得稳定的利润,公司才能不断发展。而如何解决与物业的关系,是线下成功的关键所在。
 
  现有的物业服务弹性很大,只要不涉及基本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资产问题,都有很大的话语权。仅凭“加强审查进出人员”一点,就可以把很多社区超市、上门、快递等业务阉割掉。
 
  物业手中不仅有人,还有物和空间,这些都是社区O2O中非常重要的资源。绕开物业谈发展,表面上看确实很快,但根基不够扎实。是社区App被替代的可能性高,还是物业被替换的可能性高?让住户在物业和社区App之间做抉择的话,物业仍占据主动权,换一款App远比换一家物业省事得多。所以,那些与物业保持深度关系的社区App生命力更强。
 
  除此以外,物业本身的闲置资源也可在社区O2O服务环节中变现,例如保安兼职配送、保洁兼职家政、水电兼职上门等。若继续深挖,小区内的停车位、广告位、空置售楼处、闲置办公区、公共休息区等资源都可以利用,很多核心资产的管理权都在物业手中,只是物业的运营能力不足,过去一直很难将这些变现。
 
  现在,很多社区O2O项目看起来没有遇到多大麻烦,主要是暂不与物业发生利益冲突。谁能进入社区打广告、收废品、开门换锁等都是物业说了算,一旦物业有了深度合作的对象,其他项目便难以生存下去。
 
  通过物业这个入口,无限接近最终服务的对象——住户,将住户的满意最大化,这才应该是社区O2O的目标所在。
 
关于我们  协会动态  联系我们  招聘信息  管理入口 
opyright 2010-2020 河北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版权所有 冀ICP备:19025151号 冀公网安备 13010502002084号  技术支持:网讯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