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业行业竞争加剧,有的企业还在为“变现”苦寻出路
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物业服务逐渐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,“杭州保姆纵火案”更是将物业服务的话题推到了一个新高度,那么我国的物业市场到底处于怎样的格局呢?近日,相关机构发布的《2017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》(下称“报告”)就为我们描绘了这个行业的生态模式。
通过对物业百强企业的研究,报告认为,这些企业一方面通过并购等方式让强者恒强,使得企业间分化加剧;另一方面,在经营绩效方面,随着基础服务扩规模的强化,物业服务行业仍有利润难题待解。
百强物业加速收购
从该机构的报告可以看出,物业企业间的兼并重构越发频繁,2016年,百强企业收购物业服务企业共91家,收购物业管理面积2.34亿平方米,占百强企业管理面积的4.29%。
中信建投将社区O2O市场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。其中,2014年到2016年是市场探索期,企业会陆续涉足该领域;2017年到2019年是市场启动期,市场优胜劣汰,“跑马圈地”即在这一阶段展开;2020年以后,该市场将分别进入高速发展期和应用成熟期。
以2016年彩生活的母公司花样年收购万达物业为例,通过12亿元购买了万达的资产包,所涉物管面积超过6000万平方米,包括万达的写字楼、住宅以及裙楼底商。通过收并购的方式,彩生活实现了管理面积的迅速扩大。
除了兼并收购,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向外输出物业系统和服务。今年6月,绿地控股将全资子公司上海绿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100%股权转让给雅居乐物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,股权转让对价为10亿元。由此,绿地将其不赚钱的业务全部转手,而雅居乐也借此扩大了自己的物业管理规模。
“不像万科、花样年这种大型公司能够建立平台,形成规模效应,中小物管公司的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。因此,借助彩生活这样的生态平台,对这些物业公司来说,无疑是最好的选择,商业模式理论上是非常好。”上述物业公司老总就表示。
规模之战背后谋流量之争
另一方面,由于基础物业服务的同质性特征加剧了企业间竞争,越来越多的物业服务企业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,探索更贴近业主需求的特色服务。
物业公司除了基础的刚性业务之外,更多孵化一些与社区相关类的服务,彩生活服务集团总裁唐学斌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彩生活今年的主要任务是把客户从线下导流到线上平台,为家庭用户提供所需要的服务,比如教育、电商,等其他产品。
一品牌物业公司老总告诉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,彩生活是一个互联网企业,物业管理只是社区服务的入口,相当于入口,其本质是想通过获取用户资源来盈利。
数据显示,截止目前,彩之云社区平台服务面积覆盖约8.5亿平方米,按照彩生活的预计,到2020年,彩生活社区服务面积将达到25亿平方米,为分布于200多个城市的3000多个项目提供物业管理服务。
不过,对于唐学斌“25亿”的构想,上述物业公司负责人表示“可能性不大”,到2020年,中国所有住宅物业面积只有200亿平方米,25亿平方米相当于占据了10%,这意味着每个城市需要10%以上的住宅服务都来自于彩生活。
兼并与输入,物业行业仍有利润难题
兼并输出这样的整合方式虽然能在资本市场获得青睐,但创收还是主要评判的尺度。
数据显示,2016年,百强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均值达62783.58万元,同比增幅达16.10%。其中,百强企业通过多种经营业务获得的增长成为了亮点。
2016年多种经营收入均值为10851.93万元,同比增长19.98%,业绩贡献度为17.28%,较2015年增加0.55个百分点。
多种经营净利润占比提升至近四成,基础物业服务净利润占比下降。2016年,百强企业净利润均值为4578.98万元,同比增长16.90%,其中,基础物业服务净利润均值为2782.07万元,同比增长3.05%,多种经营净利润均值为1796.91万元,同比大幅增长47.62%,增速远超基础物业服务。
该机构指出,百强企业拥抱“互联网+”,不断创新求变,推出各项增值服务,挖掘社区“金矿”,重构物业服务企业的盈利模式,打开新的利润增长空间。
在物业管理行业进入深度整合、加速升级的大背景下,百强企业营收在基础物业服务为创收主力,同时多种经营业务也步入上升通道。
但业内人士指出,平台的建立,要找到一个变现途经,比如,对于彩生活的一整套构想,业内却也有疑惑——彩生活最大的难度在于客户资源的变现,物业公司这么火,看中社区生活服务的前景,但巨大的问题是如何找到变现的途经?如何在寻找途径时避开或搭上京东、淘宝等大入口。
“从彩生活的财务报表来看,目前比较危险,其净现金的流入量比利润要少,说明很多利润是靠应收账款和财务报表调节的。相对而言,类似的绿城这样优质的物业公司现金流非常好,收款能力更强。”上述物业公司老总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