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媒发声:点赞“物业+养老”模式,破局养老难题
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,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化人口已达2.64亿。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90%左右的老年人居家养老。那么,在家怎么养老?为什么说物业的介入,让社区养老的很多难题迎刃而解。
老旧小区改造
如何更多考虑老年人需求
近日,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三批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》,介绍了一大批各地老旧小区改造的好经验。据了解,目前各地老旧小区改造过程,都不同程度加大了加装电梯、增加无障碍设施等适老化改造的内容。
从目前各地实施情况看,老旧小区改造大致上分为基础类、完善类、提升类三大板块,除了涵盖了住房内部水、电、气、网,以及小区绿化、照明、消防等硬件设施改造之外,更重要的还不同程度增加了适老、托幼、社区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内容。
按照计划,今年全国将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.3万个,前5个月,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已达2.29万个,占年度目标任务的42.4%。
“物业+养老”模式
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
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多样化、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,近两年,住建部等部门除了鼓励各地开展老旧小区改造,还不断推行“物业+养老”模式。
再过几天,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北社区,新装的两部电梯就要投入使用了,这两部电梯由政府投资建设,居民不用集资,上下楼梯可以选择单次付费,也可以选择包月使用,让这两个单元的老人们感到分外高兴。
劲松北社区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,如今居民中近40%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。而加装的电梯,其实只是这个老小区的物业做的一件事。从去年开始,社区借助老旧小区改造,从社会上引入了物业公司,开始试点“物业+养老”的新模式。头一件事,就是给有需要的老年人家里安装各种紧急呼叫器、安全扶手等适老化设备。
不仅如此,入住的物业服务企业,还为小区所有老人梳理了一张为老服务清单,包括老年餐、理发、电器清洗、保洁、助浴等,可以基本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。只要老人们有需求,可随时联系自己的物业联系人,由其负责对接第三方机构,由此实现第一时间就近服务响应。
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,劲松北社区新引入的物业除了加大对老年居民的服务力度之外,还在改善小区环境时,将一些老旧场地改造成为便民设施和老年人活动空间。在小区活动室,定期会举行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班和各类兴趣班,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生活。
“物业+养老”内容延伸打造“一站式”养老服务
此外,各地在推行“物业+养老”模式过程中,服务内容逐渐向纵深延伸,社区养老餐厅、社区养老医院、日间照料中心不断涌现。
据了解,郑州绿都社区现有一万多人,老年人占了1/3,之前社区也有老年日间照料中心,但因为场地小、人手不足,远不能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。从今年3月份开始,社区尝试让物业从过去简单地提供安保、保洁等服务向社区养老延伸,建立专门的养老服务站。
物业人员日常服务业主,与老人接触频繁,相对更容易准确掌握各户老人的需求。老人日常医疗、保健等服务都很强调时效,物业24小时驻扎在小区,能快速解决老人的紧急求助。与传统机构养老相比,这种模式更容易被老人接受,既不离家,也减少了很多子女的后顾之忧。
除了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,这两年,我国还在200多个地区进行了居家和社区养老的改革试点,一些地方为此特别建设了养老综合服务体,提供“一站式”养老服务。
按照计划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将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,让所有老年人能够享有“身边、床边、周边”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,提高服务的可及性、多样化水平。